
新华网广州12月11日电(李幸子)瓷器(china)曾是中国的代名词,以万般的器型和鬼出电入的颜料向寰宇展示着多彩的中国文化。颜料釉瓷器则宛如一颗藏隐于时光的明珠,于历史的深处泄气着属于中国传统好意思学的色泽。
12月10日,由广东省博物馆掌握的“古代艺术系列”原创展览——《绝好意思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开展,缓期至2025年5月23日。
本次展览精选了200多件馆藏颜料釉瓷器,其中国度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景德镇窑孔雀绿釉兰斑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斑纹瓶等启航点半数非凡文物均为初次展出,部分重心文物将分时段对不雅众展出。
展览共分为八个部分:以传统“五色”色系归类,以颜料釉瓷的发展为条理,从第一至第六部分秩序展示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黄釉瓷、红釉瓷、窑变瓷等每一种釉色所呈现的独有韵味和极高的艺术审好意思价值,以及颜料釉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七部分“缘何五色”,齐集古籍文件和当代科学常识讲明瓷器怎么领有多彩的釉色;第八部分“瓷器色调墙”,则展示了广东省博物馆与上海交通大学筹谋趋势筹议所开展的馆校合营筹议约束,用当代色调学的方法来通晓瓷器上的色调。
文创方面,从展览展品、釉色等方面索要灵感,成就了十余种、80多款文创居品,包括粤博首款陶瓷盲盒、瓷器与馆藏字画微妙齐集的雪柜贴、手工石湾陶釉彩咖啡杯,让不雅众能将瓷器上的绝好意思中国色带回家。